發布時間:2020-07-01 17:34:38
進入夏季后,大多數地區幾乎天天下雨,南方更為明顯。濕熱的天里濕度高,尤其這兩天,南方空氣相對濕度高達80%,出汗后,衣服都是黏黏的。天太熱,準備開中央空調開啟濕熱天的“續命”模式,結果發現空調設定溫度低溫降溫后,出風口也跟著一起“淌汗”了,嚴重點的整個屋子都一起嗨流汗!
這個季節使用中央空調它解決了溫度的燥熱,但濕漉漉也是難以避免的困擾!最常見的就是表現在中央空調出風口的風口百葉和墻面上凝露、滴水現象。“是中央空調出了什么故障嗎”?很多用戶一定都是懷疑是不是中央空調出了什么問題?NO 首先墻面和出風口的凝露是正常自然現象,并非空調出現了什么故障。
中央空調出風口和墻面結露的原因?
真正產生凝露的原因,是由于室內溫度高,濕度大,開空調急速降溫,使環境變涼爽。
同時空調出風口的溫度過低,(一般出風口溫度為18℃左右,室內溫度為30℃左右)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到低溫空氣就凝結為露珠吸附在墻體和出風口附近。露珠積少成多,逐漸匯聚成水珠,然后順勢滴下來形成水滴或墻壁濕漉漉的現象了!
最明顯的也就是在夏天,在溫差作用下,當你從冰箱拿出一瓶飲料時,伴隨的瓶身周圍的水潤現象是一個道理。日常生活中的結露現象,主要還是由于物體表面的溫度和環境溫度相差過大,使過多的水蒸氣從環境空氣中析出而在物體表面凝成水珠。
這時我們只需要把物體表面與空氣有效隔絕,那空氣中的水蒸氣自然就不會在物體表面形成冷凝水。露點不受溫度影響,但受壓力影響。
那中央空調應該如何正確使用,來有效避免結露困擾?
綜上所述中央空調出風口和室內易結露的根本原因是急速降溫后的溫度低于室內空氣溫度。針對易結露,我們給大家總結了以下幾點可有效避免這些煩惱啦~
1、盡量減少開門開窗次數,檢查室內是否與外界的密封性;
在夏季雨過天晴以后室內濕度大,讓人感覺悶熱難受,有人會開著窗戶開空調,讓潮氣繼續進入室內,加劇結露現象。
同時也增大了空調的耗電量,空調在制冷時就有一部分制冷量去除濕了,空調開久了房間也會變干,如果濕度控制在60%以下人體會感覺很舒服。
切記不要開窗還要開空調,并減少開窗次數,可有效避免室內與室外的水汽和溫差的互通,而加劇墻面和出風口的凝露現象!
2、風速開到最大?,提高出風?溫度;
增大送風量,因為風速大可以加快冷凝露的蒸發,也就是說大風量會讓凝露還內來的及凝結就被吹散了,從而減輕凝露滴水現象。提高出風?溫度,盡量將控制器的風速調至最高檔或將調節閥盡可能打開。
3、溫度緩慢變低,切勿初始溫度過低,從而排除結露現象;
空氣在一定大氣壓力下,結露非空調故障,只是空氣?濕度大而引發的冷凝結露物理現象。通過以上的小貼士操作中央空調進行緩慢降溫可有效的避免的速降帶來的濕漉漉的現象啦!